虾兵蟹将腾起致富浪

发布时间:2024/1/29 13:34:17 
治疗白癜风价格 http://www.jk100f.com/m/

凌晨两点,夜色中的田野,秋虫欢唱。伴随着微微的脚步声,若明若暗的手电筒灯光刺破暗夜与薄雾,陈小红开始巡塘了。“遇到季节更替和天气变化时,水里容易缺氧,所以要特别注意。”9年的水产养殖经验,让陈小红完成了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的蜕变。

陈小红是花桥镇红光村人。年,陈小红夫妇放弃了从事多年的水上运输业,回乡创业,在村两委的扶持下搞起了水产养殖。

“隔行如隔山。”刚开始,陈小红夫妇对水产养殖没有什么经验。没有技术就一点一点学,他们多次去浙江等地虚心请教养殖技术,刻苦钻研。从一开始的50亩,慢慢摸索,渐渐扩大了养殖规模。通过不懈努力,陈小红夫妇成为当地乃至全镇都小有名气的养殖行家。“从事水产养殖很辛苦,每晚十点半睡下,第二天凌晨一两点就要起来。”陈小红说,年他们注册登记成立芜湖县花桥虾蟹生态水产养殖协会;年4月,注册了商标;年2月,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年,养殖的河蟹荣获芜湖六郎水产品展示会“蟹王”。

目前,陈小红夫妻的养殖规模达多亩,其中青虾多亩,河蟹青虾混养30亩,年产值多万元。“能有今天,与镇党委政府,村两委的大力扶持分不开。”陈小红动情地说。

红光村位于湾沚区花桥镇东部,是典型的纯圩区,交通便捷,水系发达。红光村东临水阳江支流,与宣城市水阳镇裘公集镇隔河相望,区域面积4.32平方公里,全村辖13个村民组,户,人口人,耕地面积.61亩。

“红光村虽是花桥镇区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一个村落,但村小能力大,年在全县(现为湾沚区)率先完成50万元经济强村目标。”红光村党总支书记朱尚虎自豪地说。红光村村集体经济发展上取得的突破,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除了政策上的支持以及资源上的优势带来的“天时”“地利”,更重要的在于“人和”。村党总支通过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党员的示范带头、群众的主观能动作用相融合,实现了“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的良好局势。

红光村以前比较穷,没有什么集体产业。朱尚虎便带领村两委研究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策,对内摸清家底、梳理资产,盘活闲置资源。对外多次到区、镇争取项目资金,盘活村级闲置资金积极投资入股,双管齐下最大限度发展村集体经济。“我们把集体水面共8个塘口,每三年对外公开发包一次,每年收入37.63万元。年,村里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购买一栋写字楼,通过租赁每年获得经济收入11.38万元。”朱尚虎说,村里还利用闲置资金积极投资入股芜湖永发农机化服务专业合作社,一次性进账1.95万元。

“我们这里的水质好,养出来的鱼虾蟹等水产品的肉质紧实味道鲜美,质量非常高,很多外地人都开着车来收购。”每位红光村村民谈到家乡的水环境都一脸笑意。陈小红也表示,红光村的水产品销路很好,尤其是青虾和大闸蟹热销杭州和上海。“杭州有无虾不成宴的说法,我们的青虾在那里非常抢手。”陈小红说,今年来水产品尤其是鱼类的价格坚挺,大家干得更有劲了。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两委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大力扶持村民开展水产养殖,在对“三水共治”工作的真抓实干下,红光村虾蟹养殖水环境不断优化,年产值连创新高。

“我们希望将现在的村民培养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要懂技术,靠技术赚钱。”朱尚虎说,村里除了每年都请相关专家来授课外,还积极帮助缺少资金的农户与银行联系。目前,红光村养殖规模达多亩,养殖户余户,其中30亩以上养殖大户20多户,水产养殖已成为红光村的支柱性产业。

口袋鼓起来的红光村人在物质和生活环境提高后,开始进行了精神文明方面的升级。不仅实现了道路硬化到村民组,村庄道路都装上了路灯,还建起了党群活动广场,开展了如广场舞比赛、法制宣传、送戏下乡等活动。而养老服务中心和生态超市等也在建设中。

致富不忘邻里,发家回报家乡。陈小红说,现在虽然在水产养殖上小有成就,家庭富裕了,日子也过好了。但是他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实现共同富裕。他将继续帮助乡亲们,提供给他们养殖技术,全方位为村民服务。他希望更多的乡亲能通过勤劳的双手,在红光村这个大家庭里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让“虾兵蟹将”在红光村的鱼塘里翻腾起更多的“致富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anchengshizx.com/xcsjd/9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