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年2月24日上午10点,年度宣城“十大新闻”评选揭晓新闻发布会在宣城日报社六楼会议室举行。
新闻发布会现场
年度宣城“十大新闻”↓↓↓
1市第四次党代会胜利举行,新一届市委领导机构选举产生
年9月21日-23日,市第四次党代会隆重召开,选举产生中共宣城市第四届委员会和第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确定了加快建设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四个提升”、打造“四个特色之城”的目标任务。
9月23日下午,市委四届一次全会选举产生以韩军同志为市委书记的新一届市委领导机构,市纪委四届一次全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市纪委领导机构。市、县、乡党委换届顺利完成,圆满实现“绘出好蓝图、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换出好面貌”的目标。
2GDP突破千亿,我市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年岁末盘点,宣城在“十三五”开局之年,顶住下行压力,保持发展定力,稳中求进有成效。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预计达亿元;财政收入突破亿大关,达.4亿元。
“千亿宣城”主要经济指标看增量、看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9.2%;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12%;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
3我市践行新发展理念,明确“”工作总体布局
年12月21日,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召开,市委明确“”工作总体布局。
2个“1”,坚持一个统揽,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揽,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紧盯一个总体目标,加快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个“4”,抓好“四大战略”,生态立市、创新活市、工业强市、文化名市;注重“四个提升”,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发展活力、城市魅力全面提升;打造“四个特色之城”,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之城、要素汇聚的综合枢纽之城、有品有味的文化生态之城、共建共享的平安幸福之城。
5个工程,实施党建“五大工程”,就是看齐工程、龙头工程、堡垒工程、细胞工程、提神工程。
4“对接沪苏浙、观念大更新”我市对标看齐努力跑出加速度
年11月7日,“践行新发展理念、学习对接沪苏浙”暨观念更新学习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全市上下迅速投入到这场解放思想的活动中来,市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学习考察,与上海市松江区、闵行区和浙江湖州市分别签订深化合作协议。市级、县市区、省级以上开发区三个层面确定赶超对象,郎溪、广德与溧阳签订共建苏皖合作示范区框架协议。
我市对接沪苏浙已显成效,全年新签亿元以上项目个,到位省外资金亿元。在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上成功签约项目34个,投资额.5亿元。
5我市抗击严重洪涝灾害,众志成城夺取抗洪救灾全面胜利
年6月下旬,我市遭遇多轮强降雨袭击,14个万亩以上圩口发生险情,是全省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洪水面前,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飘扬的党旗;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星夜驰援的人民子弟兵;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守望相助的志愿者队伍……
在这一场战洪水、保家园的攻坚战中,全市累计投入抢险救灾30多万人次、抗洪抢险物资1.6亿元,以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勇气与毅力,夺取了抗洪救灾全面胜利。
6我市脱贫攻坚首战首胜,交出民生答卷温暖人心
年,我市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八项行动,完成产业项目个,有望超额完成省下达名贫困人口现行标准下脱贫、12个贫困村出列目标。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9%。全市财政民生支出比达87%,省定33项民生工程和市政府民生实事全面完成。这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7我市新增“国字号”城市名片,中心城市魅力进一步彰显
年1月,我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授牌;7月,再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11月,又荣膺“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我市还获评中国摄影之乡、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城市、全国首批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在人民日报公布的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区榜单中,宁国市、广德县和宣州区分别入围。
一张又一张含金量十足的“国字号”城市名片,让我们这座城市更具吸引力,彰显山水生态、宜居宜游的独特魅力。
8我市创新动力强劲获省扶持创新团队与合肥市并列全省第一
年,我市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23%。科技创新潜力跃居全省第4位。
全市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7家,获省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项,新落户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22个,其中获省扶持团队7个,居全省第1位。招引“国家千人计划”人才8人,10家企业获得“国”字号殊荣。授权发明专利增长%,居全省前3位;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件,居全省第7位。
9我市深入推进“双创”,全力以赴确保领先位次
“文明创建提升年”,我市进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第二年。
以“十大提升行动”为抓手,创建工作贯穿全年。12月下旬,我市接受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第二轮测评,目标是继续确保在全国、全省的领先位次。
这一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如火如荼,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暗访评估,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爱国卫生组织网络,全社会重视和参与创卫工作的良好态势已经形成。
10宣城旅游知名度美誉度提升,旅游总收入增幅全省第一
年国庆长假期间,“安徽川藏线”受热捧,成为长三角最火的自驾游线路之一。
我市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成为中国最佳文化旅游目的地、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旅游最佳目的地。游客接待量突破万人次,增长18.2%;旅游总收入突破亿元,增长18.6%,分别居全省第3位和第1位。
旌阳镇成为安徽首个、全国第六个“国际慢城”;宣纸文化园跻身全国首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徽杭古道居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首位。
来源:宣城日报客户端
小编私人鍖椾含鐧界櫆椋庢不鐤楃殑浠锋牸楂樺悧鍙g鏉冨▉鐨勭櫧鐧滈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anchengshizx.com/xcsjd/57.html